SAI操作基础
SAI 应用基础
1. 新建图像:
尺寸:
- B5:适合做练习
- A4:本子,商插等
2. 快捷键:
2.1 画布
图像:图像大小一般不调整
画布大小:一般使用延长,然后输入多少毫米即可
水平翻转图层:h
垂直翻转图层:y
顺/逆 90 度旋转图层:正常给出的快捷键是u | k
,但系统没配,这个和上面设置了都是固定的,下次打开图层不会还原
2.2 编辑
- 粘贴:
ctrl + v
若剪贴板有图,或 setuna 这类的截图工具复制过,可以直接粘贴到图层 - 撤销:
ctrl + z
- 还原:
ctrl + y
若中途有新动作发生,则会以新动作为基准覆盖原有动作 - 剪贴:
ctrl + x
和代码一样,常用于直接删除,比如像删除图中的某一部分,直接套索起来剪切掉,就等于删掉了 - 填充:
ctrl+ f
类似于油漆桶一样的存在
2.3 选择
- 去掉选区:
ctrl + d
套索工具、选区笔选中的区域 - 反选:官方提示,未配置,选区时反向选择使用的
- 选区边缘:
ctrl + h
当需要选区状态,但不显示选区的虚线标识时使用 - 扩大选区:和 PS 涂色技巧时一直,使用场景往往在上色边缘缺像素时,扩大那么一下子
2.4 滤镜
- 调整色相饱和度:
ctrl + u
- 色相:调整不同颜色的
- 饱和度:调整黑白还是鲜艳色彩
- 明度:调整效果变黑还是变白
- 亮度/对比度:
- 对比度:用于形成鲜明对比
- 亮 | 饱和度高的地方,更亮|鲜艳,
- 暗 | 饱和度低的地方,更暗淡
- 颜色浓度:调整颜色的纯度
- 对比度:用于形成鲜明对比
2.5 视图
- 新建视图:原封不动的复制了一份工作区
- 关闭:关闭当前所在的工作区
- 全部关闭:关闭所有工作区
2.6 窗口
色轮:上色用的一定要打开
RGB:调色常用
HSV:分别对应色相、饱和度、明度
灰度滑块:画漫画的才用
色盘:保留调好的颜色的,右键即可添加删除,赶单子使用
调色盘:顾名思义,调色使用的(鸡肋功能,直接新建图层调色更合适直观)
导航器:局部显示整体(小图显示整个画面)
快捷工具/视图选择栏:打开就好
状态栏:显示内存负荷率等(负荷率 8~90 的时候,合并图层就可能会失败)
笔刷工具显示笔刷大小、原点光标:都打开就好
隐藏控制面板、全屏: TAB/F11 (F11 + TAB) 整个屏幕都清净了
2.7 其他
- 选项:最大图像尺寸可以设置
10000*10000
这个可以提高sai
的运行速度,数位板和工具可以不用调
2.8 自定义
以下为自设快捷键,部分保留与 PS 一致,便于通用
- 笔: n
- 水彩笔: c
- 喷枪:b
- 铅笔:n
- 套索:l
- 魔棒:w
- 色差范围:表示色差范围越大,选区颜色时越笼统 20 左右比较合适
- 选区来源:可见图像,便于选画面上的所有可见图层
- 旋转:r
- 橡皮擦:e
- 吸取:i,或是在任意笔的状态下,按alt
- 放大:z
- 缩小:g
- 切换前/背景色:x (据说透明色画透过头发的皮肤有奇效)
3 属性:
3.1 常用效果
混合模式: 比 ps 要少很多很多
正片叠底:颜色叠加/加深,通常来找暗部色,之后留下深色痕迹,浅颜色不会被叠加变浅,最浅就是用白色叠加,效果是未进行叠加的效果,相当于叠加色的橡皮擦。
滤色:整体发白,与正片叠底相反,用同样颜色叠加变浅,用白色直接变白
覆盖:使饱和度更高,色彩更鲜艳,暗的地方更暗,亮的地方更亮(头发边缘渐变色)
发光:使明度提高,若黑色发光,则为橡皮擦,实际上是曝光效果(比 ps 线性减淡好)
阴影:相当于加深版本的正片叠底,白色为橡皮擦
明暗:相当于加深版本的覆盖,但区别在于极端情况会直接纯黑纯白
黑白:不透明度 100 就几乎全黑,切割用的
3.2 画材效果
几乎用不到,做效果用 ps 即可
- 画纸质感:改变画布质地,通常厚涂或提高画面塑造效果才使用(画面单薄添加质感)
- 画材效果:水彩边缘,边缘就会有像画水墨画的黑边,不融入画面的颜料感觉
注:以上属性均可叠加,画材效果可网上扩展
3.3 各类笔属性
铅笔
形状:比较硬的时候,比如勾线,用后两个形状,前两个画比较软的物体,比如球
最小直径:控制笔头大小
- 针管:笔放大,最小直径 0,能画出纤细类似头发的线条
- 超细笔:笔缩到极小,最小直径 100,笔压(笔刷浓度 90+、边缘硬度 0、最小浓度 0)去掉,可以用于勾线
笔刷浓度:控制笔刷的出墨量
边缘硬度:控制边缘软件程度(边缘减淡程度),(无锯齿)
最小浓度:使用最轻的力气画出来的浓度,赛璐璐上色直接拉满 100(非常坚硬)
最大浓度笔压:控制出墨量的笔压,通常为 100 不动
笔压(软->硬):控制笔的压感,通常 40 左右
喷枪:
其实和笔一样,只是部分数值不同
笔:
- 混色:数值越大,颜色越容易搅在一起
- 水分量:数值越大,想水彩的水沿出效果越强
- 色延伸:在同颜色的基础上向外部延伸,用于延展颜色(比较鸡肋)
- 维持不透明度:勾选后稀释颜色比较少(比较鸡肋)
- 模糊笔压:使颜色变得模糊(比较鸡肋,鬼刀等绘画风格,场景焦距等地方使用)
通常混色+水分量即可完成各种效果
马克笔:
色块、单色涂鸦常用,阴影效果特别好
**注意:**笔的正片叠底不建议使用